拓宽引才渠道,营造留才氛围。记者从哈尔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,哈尔滨“人才新政30条”自2月出台以来,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规模超7亿元;先后吸引3.64万名本科以上毕业生在哈工作,创历史新高;高校院所科技人才走进企业转化科技成果1306项;市属单位自主引进一批海内外高端人才,实现7年来零的突破。
立足全面承接落实省“人才振兴60条”,哈尔滨构建省市协调联动、叠加赋能的人才政策体系。突出政策衔接协同,对省级政策已包含的进行升级加码,需要市级层面延伸的进行创新补充,聚焦振兴发展主战场,精准支持与经济发展关联度高的人才和事业。强化政策宣传推介,召开“人才新政30条”新闻发布会2场、政策宣讲会23场,面向1200万手机用户连续推送人才新政宣介短信息,依托省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和省内高校网站进行靶向宣介,阅读量超4000万次。推动政策落实兑现,近年来,累计受理各类人才生活补贴、安家费、购房补贴申报1.47万人次,其中博士114人、硕士3867人、本科9390人。建立“编制周转池”,预留周转编3500个。高校毕业生创业担保贷款发放总额实现倍增,配套落实企业研发投入补助资金1.2亿元。
深化市校合作,激发人才创新活力。进一步释放科教资源优势,结合落实“黑龙江人才周”“书记进校园”活动安排,组织开展具有冰城特色的合作引才和对接转化活动。举办哈尔滨“丁香人才周”,深入16所驻哈公办本科高校开展招才引智,提供岗位超过1.4万个,现场参加学生2.1万人,“直播带岗”吸引关注50.3万人次,事业岗位应聘比例超过1:400,受理意向应聘7.3万人次,企业现场签约招聘超过3000人。搭建市校合作平台,组织市直部门和区县领导“组团”拜会高校,与清华大学、浙江大学、东北林业大学、哈尔滨师范大学等省内外高校开展暑期实习实训、技术项目交流,新签订战略协议10项,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总量达33个,累计组织460家企事业单位提供岗位5000余个。建立“高校联合+龙头企业”定向研发转化模式,促进人才链、产业链、创新链衔接融合,推动哈尔滨工业大学、哈尔滨工程大学等高校与建龙集团、百度、北京启迪之星、哈电集团等企业在哈建立研发基地或技术合作98项,建设市级备案孵化器146家,在孵科技企业4784户,吸纳就业3.18万人,其中应届大学毕业生3292人、留学归国人员174人。
优化服务保障,营造良好人才生态。打造国际人才街区,推动建设高标准人才公寓1355套,配套建设中小学、幼儿园、国际医院及36.2万平方米人才公园,目前,街区集聚华为鲲鹏、东软、惠达科技、思灵机器人等一批IT、智慧农业、物联网等高新技术企业,汇聚高端人才1000余人。同时,制定全市人才保障住房“丁香人才公寓”逐年筹集计划,按不高于同地段、同品质市场租金的80%提供给人才租住,计划到2025年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万套。做好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优待工作,共安置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500余人次。加强医疗保健服务,确定哈尔滨市第一医院、市中医院为高层次人才及父母、配偶、子女体检定点医院,指定专人负责就诊就医事宜。提供就诊就医绿色通道、健康体检预约服务及全程“一对一”陪检服务,让高层次人才享受到家庭式的精准保健服务。(记者 刘莉)
“同世界·共北斗”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北斗应用专业赛,旨在汇聚全球青年创业者,探索北斗技术的创新应用。赛事涵盖北斗创新应用技...
意向区域: 全国
意向区域: 长三角 上海 江苏-南京市 江苏-无锡市 江苏-徐州市 江苏-常州市 江苏-苏州市 江苏-南通市 江苏-连云港市 江苏-淮安市 江苏-盐城市 江苏-扬州市 江苏-镇江市 江苏-泰州市 江苏-宿迁 浙江-杭州市 浙江-宁波市 浙江-温州市 浙江-绍兴市 浙江-湖州市 浙江-嘉兴市 浙江-金华市 浙江-衢州市 浙江-舟山市 浙江-台州市 浙江-丽水市 安徽-合肥市 安徽-芜湖市 安徽-马鞍山市 安徽-铜陵市 安徽-池州市 安徽-安庆市 安徽-宣城市 安徽-滁州市 安徽-蚌埠市 安徽-淮北市 安徽-淮南市 安徽-宿州市 安徽-阜阳市 安徽-亳州市 安徽-六安市 安徽-黄山市
意向区域: 全国